好的,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进行改写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,整体字数变化不大。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:
---
大家表面上似乎互相看不上对方,甚至互相开起了“地域梗”的玩笑,但实际上他们背后却携手为江苏这块“第二经济大省”贡献着庞大的GDP。而且这种借助流量制造话题的“阳谋”,在别的地方很难见到,江苏这套玩法独树一帜,别处无分店。
文丨金融八卦女 作者:乌彦祖假正经
···
已经两个月过去了,苏超联赛的热度非但没有减退,反而越来越旺盛。7月5日,“江苏一哥”的争夺战在南京队与苏州队之间激烈展开。南京主场观众人数达到60396人,再次刷新苏超的历史最高上座率纪录,距离中超这个国内顶级联赛的记录仅差5000人。次日,常州队与淮安队0:0握手言和,全网又掀起对常州终于有积分的热议。
再看看几个令人瞩目的数据:苏超联赛抢票成功率低于3%,比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5%还更抢手;最近苏超在直播平台上的表现,数据甚至超过了国际足联斥资10亿美元打造的世俱杯和温布尔登网球赛……
展开剩余91%苏超为何能如此火爆,网络上答案多如牛毛。但归根结底,还是江苏经济实力雄厚且分布均衡,各队实力接近,比赛才充满看点。早在2022年,全国有26个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门槛,江苏就占了8个。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都跻身全国经济百强,而百强县里,江苏占了四分之一。
钱多了,城市的底气自然足。经济基础牢固,苏超球队间“谁也不服谁”的较量被赋予了幽默而精彩的绿茵叙事,虽然表面上大家互相调侃,甚至玩起“地域梗”,但私底下大家却共同为江苏这座“第二经济大省”拼搏贡献GDP。
更妙的是,这种靠流量吸引眼球的“阳谋”,其他地方还真模仿不来,江苏独一无二。
---
1.
/ 苏州、南通敢在南京面前叫“哥”,
底气从何而来? /
南京队与苏州队的这场比赛最终以0:0平局收场,但过程却异常激烈。南京队凭借主场优势不断施压,场面上苏州略显被动,但他们凭借快速反击频频制造威胁,最终双方握手言和。
赛后,双方球迷都心有不甘,觉得错过了争夺“江苏一哥”的良机。这种对抗在赛前双方互相放狠话时就已经显露无遗。
南京地铁里悬挂的标语,直指苏州:“要认清谁才是‘苏A’,上能揽月,下能阳澄湖抓蟹”,“输谁都行,绝不能输给苏州”,还有一句戳中苏州痛点的“赢不赢先放一边,南京可是有机场的”。
苏州球迷也毫不示弱,直接发问:“江苏省会是哪儿?这不正在比吗?”将比赛戏称为“省会争夺战”。赛后仍有不少苏州球迷不服气:“足球平局不算啥,GDP才是硬指标!”
苏州人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。2024年数据显示,南京GDP为1.85万亿元,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仅次于广州、成都、杭州和武汉,成绩颇为亮眼。但在江苏内部,苏州的GDP高达2.67万亿元,完全碾压南京。
作为江苏经济的顶梁柱,苏州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,尤其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方面领跑全国,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,涵盖芯片设计、半导体制造、显示面板和终端组装的全流程。
江苏的首富也出自苏州。
大致上两座城市的对话意思是:
南京说:GDP不是第一没关系,不能叫“江苏一哥”,但叫“南哥”没问题吧?
南通反驳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!我南通为什么不能叫“南哥”?
南京质疑:你GDP多少,敢叫“南哥”?
南通得意:我足球赢了你……
目前苏超赛程已过半,南通队保持五战全胜,积15分高居榜首,并在与南京的直接对话中获胜,球迷们纷纷刷屏“叫南哥!”还给球队P了个“南京征服者”的勋章。
说到GDP,南通也不示弱。虽然经济总量不及苏州和南京,但稳居江苏第四,2024年经济总量破万亿,稳坐省内经济前四位置。
作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强市,南通第二产业基础坚实,传统纺织和船舶海工产业均有极强竞争力,形成了涵盖船舶海工、电子信息、高端纺织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和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。今年前五个月,这些产业集群产值合计达到5716.6亿元,同比增长10.3%,产业规模持续壮大。
南通县域经济表现尤为亮眼,被誉为“小老虎”,启东、如东、海门等县市均入选全国百强县,县域内企业活跃且富裕,涌现出众多“人均小老板”。
---
2.
/ 常州足球“垫底”却收获惊人流量,
苏州、无锡算错了吗? /
7月6日,淮安队与常州队0:0战平。经过6场比赛,常州仅凭这一分,仍保持不胜且未进一球的尴尬纪录。网友调侃:“幸亏没赢,不然常州的流量就没了。”
事情的缘由还得追溯到2017年那个雨夜,常州北站灯箱故障,‘常’字的部首“氵”消失,夜晚远望,只剩下“吊”字,引发了一波网络热议。那张“吊州北站”的照片被疯狂转发,成为流量的灵感源泉。
今年苏超期间,常州不胜不进球,网友们又玩起笔画梗,调侃常州队每输一场减少一个笔画,顺势衍生出“吊州队”、“巾州队”、“丨州队”、“0州队”、“川队”等搞笑称号。
常州人不仅不尴尬,反而乐于接受这波流量加持,且每减少一笔,就自称新身份。高考期间,常州人更是玩出新花样,举起“超常发挥”、“吊打难题”、“巾榜题名”、“丨飞冲天”等创意横幅,常州恐龙园也推出了“有龙则0(灵)”的应援标语。
官方也参与其中。常州文旅抖音官方账号推出了“守卫笔画”的连载动画,不到一个月播放量已超过1亿次。
靠着在足球场上的“菜”和幽默的梗文化,常州成功火出圈,今年夏天多次登上热搜榜。而且,常州还善于将产业优势与流量结合。
常州是江苏五个万亿级城市之一,新能源产业表现尤为突出。被誉为“中国新能源之都”的常州,吸引了理想汽车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北汽新能源、蜂巢能源等众多新能源龙头企业进驻。数据显示,2024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,整车产量近80万辆,占据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5%。
这次苏超,理想汽车拿出了“常州造”的理想L6 pro作为赛事奖品,九号、小牛电动也分别提供了电动车和平衡车,引发网友戏称:“常州把土特产都搬出来了。”
大企业吃到流量红利,小企业也获得照顾。
苏超期间,常州赛区出现一块写着“东哈·东北街边烧烤”的广告牌,能和江苏银行、京东等大牌广告并列,让人以为是大企业赞助。结果这竟是一家没有分店的小个体户,店主是位热爱体育的老板娘,花了10万元赞助赛事。网络发酵后,这家烧烤店一炮而红,客流激增,附近店铺纷纷腾出门前空地给她摆摊,城管也专门维护交通秩序,唯一难题是停车难。
在江苏,经济实力最弱的城市戏称为“十三妹”,这次常州硬是接下了“常州十三妹”的称号,形成一波反向宣传,成为苏超最大赢家。网友戏称,“苏超话题一石激起千层浪,常州独占八斗”,央视也评论道:“常州虽输球,却赢得盆满钵满。”
常州的这种精神和玩法,苏州、无锡还没真正学会。
赛季初,苏南三强“苏锡常”排名垫底,被网友称为“太湖三傻”,后来又升级成“吴三跪”。常州球迷甚至帮苏锡起了新名字:“办州”、“无易”。
但随着无锡和苏州开始连胜,排名逐渐上升,流量反而减少,“办州”、“无易”称呼也逐渐消失。话虽如此,苏锡常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区域之一,三座城市GDP位居江苏前列,人均GDP更是包揽前三名。仅上市公司数量就有苏州274家,无锡210家,常州102家,这样的成绩令人羡慕。
---
3.
/ “散装江苏”13市各有绝活,
苏超模式难被复制 /
在苏超火爆之前,江苏就以“散装”著称,13个地级市各自为政,谁都不服谁。
疫情防控时期,江苏和其他省份不同,13个城市分别使用独立的健康码系统;江苏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多达几十个,各地事业单位自主报名。如今举办城市足球联赛,13个主场分别有7种不同的购票方式,门票价格和开赛时间各异。
除了南通、苏州、常州,剩余10个城市各有自己的经济亮点。
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,拥有钢铁、石化、汽车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,被誉为“中国软件名城”,其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八分之一,集聚了中兴通讯、华为南京研究所、阿里云等行业龙头。
无锡专注物联网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服务四大产业。作为全国唯一“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”,其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占全国四分之一。
虽然非万亿城市,镇江在航空航天和绿色化工领域独树一帜,扬州以船舶制造见长,泰州在生物医药领域表现出色,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,淮安食品产业规模超1500亿,宿迁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超1000亿,徐州工程机械实力强劲,连云港则拥有江苏最优港口,积极发展“港口与海洋经济”。
13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组成了“散装江苏”,这位大家长并不操心,2024年江苏省GDP高达13.7万亿元,位列全国第二。按照趋势,如果广东不加把劲,江苏极有可能争夺全国第一。
因此,看到苏超13座城市激烈竞争,官方提倡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,也就容易理解了:这就像一个慈父,不担心13个经济利益分散的孩子会闹出乱子,嘴上“小打小闹”反而是增进感情的方式。
苏超热度越炒越高,赞助商争相投入资金。现阶段赞助金额起步即达300万,且不接受议价,晚来者只能望门兴叹。预计本赛季苏超整体经济效益将突破3亿元,平均每个城市将增加超过2000万元收入。
▲ 苏超赞助商投入对比图
关于“苏超”模式是否能复制,最近不少省份跃跃欲试,甚至已经开始模仿。
经过综合专家意见,结论是:别学!
苏超爆火真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,全国范围内难以找到一个经济实力相当、各市间互相较劲且文化分明的省份。
再者,足球在国内的地位众所周知,苏超今年的热闹之后,可能连苏超自己都难预料明年会有什么新花样。
国家当前鼓励消费,江苏苏超赚了钱足够,其他省份不妨考虑多开辟消费新渠道。
---
需要我帮你调整成更正式还是更口语化的风格?或者直接帮你整理成发布版?
发布于:天津市热丰网-靠谱的配资-配资实盘排名一览表-股票配资联系方式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