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7日,乌克兰顿涅茨克一家超市被俄军500公斤炸弹击中,2死27伤——这只是俄乌战场“袭城战”的日常切片。 乌军总参数据显示,西方援助的710辆坦克已损失80%,装甲车损毁75%,火炮只剩40%,全军战斗力蒸发六成。 泽连斯基紧急向美国求援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意图轰炸莫斯科翻盘。 但现实残酷:乌军无发射平台,特朗普拒供远程武器,俄军11马赫“榛树”导弹已撕破防线。 这场夏秋攻势,乌克兰正用残血之躯对抗俄军70万钢铁洪流,而一张“战斧”底牌,恐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2025年7月,乌军现存战斗力仅为战前30%-40%。 西方援助的重装备损失触目惊心:
坦克:710辆西方坦克(含31辆M1A1、81辆豹2)仅剩100余辆,损失率80%;
装甲车:1557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车损失75%,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从297辆锐减至不足百辆;
火炮:1039门火炮损失60%,200门M777榴弹炮、39套海马斯火箭炮所剩无几。
兵员缺口更致命。 俄塔斯社称,乌军2025年前6个月损失24万人,而俄军同期补充18万合同兵+3万朝鲜援军。 顿涅茨克前线士兵抱怨:“弹药不足时,敌人不是俄军,而是饥饿和绝望”。
军工替代方案濒临崩溃。 英国援助的HCMC无人机因俄电子战压制,作战半径从50公里萎缩至10公里;粮食出口收入被美国资本控制,战争经济濒临破产。 乌军第三突击旅7月14日用纯无人机作战夺取俄军阵地——世界首次无步兵参战的胜利,却暴露了“手搓武器”的无奈。
俄军以三款高超音速武器主导战场:
“锆石”导弹(9马赫):撕破防空网,精准打击敖德萨工业区;
“匕首”空射弹道导弹(10马赫+):核常兼备,6月29日4枚全突防乌军防线;
“榛树”中程导弹(11马赫):2024年11月首秀,6分弹头设计瘫痪乌设施。
消耗战逻辑全面生效。 俄军保留50%苏联遗产武器未动用,朝鲜弹药生产线昼夜运转。 2025年6月28-29日,俄军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轰炸:477架无人机+60枚导弹覆盖乌克兰全域,仅基辅就遭285架无人机+65枚导弹袭击。 乌军拦截率暴跌,仅击落221架无人机和37枚巡航导弹。 更残酷的是俄军“双击战术”:首轮轰炸后,待救援人员抵达,再投集束弹药二次屠杀。
乌克兰对“战斧”的渴望源于射程碾压:
射程诱惑:2400公里射程可覆盖莫斯科(基辅-莫斯科仅750公里),远超ATACMS(300公里)和风暴阴影导弹;
战略意图:打击俄腹地军工基地,逼迫停火,替代枯竭的无人机袭城战。
但现实冰冷如铁:
无发射平台:战斧需伯克级驱逐舰、核潜艇或B-52轰炸机发射,乌军仅有苏-24/27战斗机无法挂载;
数量黑洞:西方智库评估需1000枚才能形成威胁,美军现役仅4000枚,陆基版几乎为零;
特朗普变脸:7月16日特朗普公开拒绝提供远程武器:“不,我们不会打击莫斯科”,并强调“不站队任何人”。
俄方核威慑政策同步升级。 2024年俄修改核威慑条款:若西方武器威胁本土,将触发核反击。 梅德韦杰夫警告:“战斧若攻俄,等同北约宣战”。
2025年7月,俄军沿三条主线强攻:
库皮扬斯克方向:俄军摩托化部队渗透林区,切断哈尔科夫补给线;
波克罗夫斯克-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:俄军68次进攻冲击乌军核心防线,争夺稀土矿区舍普琴科;
科斯坦丁尼夫卡门户:失守将导致斯拉维扬斯克暴露,乌东防线崩盘。
乌军局部反击微弱。 托列茨克方向柳特营夺回失地;科斯蒂扬季诺夫卡解放水库周边区域。 但俄军日伤亡1190人的代价(俄军总伤亡103万),被18万新兵轻松对冲。
国际援助陷入扯皮。 欧盟提议2028-2034年拨款1000亿欧元援乌,但法国拒购美国武器,马克龙称:“欧洲不该给美国军工送钱”。 北约秘书长吕特威胁50天内停火否则制裁俄客户,却遭俄外长拉夫罗夫冷笑回应。
(全文共2187字,基于2025年7月17日前线实况)
热丰网-靠谱的配资-配资实盘排名一览表-股票配资联系方式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